我院关于开展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化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鼓励各学院积极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教位办〔2020〕4号)有关要求,学校决定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以下简称“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主线,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主动破解研究生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新举措,提升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二、 申报要求
 (一)申报项目要求
 1.本次项目申报重点围绕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与实践:
 (1)重点、难点问题:
 围绕立德树人构建研究生培养体系;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评价机制;
 “教”与“学”深度融合,导师全面育人机制建设;
 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
 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
 (2)热点问题:
 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改革;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基地建设;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管理;
 研究生导师遴选与队伍建设;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科学精神学术道德教育;
 其他涉及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方面的内容。
 2. 申报项目要体现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选题具备一定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推广价值。
 (二)申报单位要求
 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申报,每个学院申报项目不超过2项,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三)项目主持人要求
 1.实行主持人负责制。项目主持人限1人,主持人全面负责项目的研究与管理工作。项目主持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生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
 2.每人申报主持项目不得超过1项,参与项目不得超过2项;鼓励跨校(单位)联合申报。项目组成员不超过10人(含项目主持人)。
 3.鼓励一线研究生导师,尤其是中青年研究生导师积极承担或参与项目研究。
 三、 工作程序
 1.填写立项申请书。由申报学院填写《jxf2023官网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1),并于2020年7月1日前,将申请书纸质材料一式三份提交研究生院综合办(南校区办公楼710办公室)。
 联系人:高晓莉  81891793
 2.上交电子版材料。申请书电子版请发送到邮箱xlgao@mail.xidian.edu.cn。
 3.学校评审。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进行项目的立项评审,择优推荐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他项目确立为校级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
 四、 4.保障机制。每个省级项目建设经费5万元/年,建设期2年,每个校级项目建设经费2万元/年,建设期1-2年。鼓励学院积极立项开展研究生教育相关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经评审确定的省级项目,学校支持5万元/年,连续支持2年,学校经费按照省级项目管理要求经考核合格后采取后补助方式予以拨付。经评审确定的校级项目,经考核合格后,学校采取后补助方式拨付。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遴选,严把项目质量关,同时强化组织保障,加强过程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项目申报与实施情况将纳入年底各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绩效考核。
  
 附件:jxf2023官网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书
 研究生院
 2020年6月8日
 
  
  
 附件
  
  
  
 jxf2023官网研究生教育综合
 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主 持 人:                        
 申报单位:                        
 参与人员:                        
                         
 参与单位:                        
                         
  
  
 年  月  日
  
 
  
   
    
     | 1.项目组基本情况 | 
    
     | 1.1主持人情况 |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 工作单位 |   | 行政职务 |   | 
    
     | 专业领域 |   | 专业技术 职    务 |   | 
    
     | 电子信箱 |   | 联系电话 |   | 
    
     | 简介 (200字) |   | 
    
     | 1.2项目组成员情况(限填9人,不含项目主持人) | 
    
     | 姓    名 | 专业技术 职务 | 工   作   单   位 | 专业领域 | 项目组中的分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项目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 
   
    | (一)项目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注:本表可附页 | 
   
    | (三)研究与实践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四)研究与实践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注:本表可附页 | 
   
    |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 (六)预期研究成果及实践成效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成果(限3项) |   |   |   |   | 
   
    |   |   |   |   | 
   
    |   |   |   |   | 
   
    | (七)完成研究与实践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项目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项目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学院意见   (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 
   
    | 研究生院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